重慶大學迎新現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 秦思思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訊(記者 秦思思)又是一年開學季,今年的迎新又有哪些不同?
9月1日,重慶大學2023級新生開始正式入學報到。6465名本科新生來到校園,開啟新生活。據了解,重慶大學今年本科新生年齡最大 27歲,最小15歲, 男生4340人,女生2125人。
重慶大學迎新現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 秦思思 攝
記者注意到,與往年不同,今年各大報到點,沒有太多的“排隊”現象。
“今年,重慶大學開啟智慧迎新服務,我們在錄取通知書寄達的時候,給每位新生同時也發了迎新二維碼,新生掃二維碼,就可以進入報到流程。”重慶大學學工部副部長鄭恒毅介紹,從8月25日起,系統正式啟動報到流程,學生在家就可以完成個人信息錄入、助學貸款申請、學費繳納等除體檢、軍訓用品領取等必須現場實施的所有預報到流程。
簡單來說,新生入校后,憑系統自動生成的統一身份認證碼,就可到各個學院報到點掃碼報到,實現了“一碼入學”。據悉,往年開學報到,排隊領取表格、填寫等各個流程,可能走下來時間長甚至需要一整天。如今幾十秒就完成了報到流程。
重慶大學迎新現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 秦思思 攝
不僅在報到流程上有不同,在學科設置上,重慶大學也“大有新意”,重慶大學本科生院院長劉猛介紹,今年,學校結合專業的學科屬性等特點,將學校部分新興工科專業整合,首次開設了工科試驗班(新工科類)大類。
據悉,新工科建設與人才培養是全局性的,通過大類培養與專業培養結合整體推動。在新工科專業建設方面,一方面針對現有的工科專業,聚焦國家和行業新的發展需求,通過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更新,持續升級改造傳統工科專業;另一方面,面向新發展需求,謀劃建設新興工科專業,主動布局未來戰略領域人才培養,包括: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機器人工程、智能醫學工程、智能感知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碳儲科學與工程、智能建造、智能采礦工程、儲能科學與工程等。
重慶大學提出了新工科教育“5C”核心能力(創新、批判性思維、溝通、合作、持續學習),創建了“學科交叉、跨界融合、多元設計、個性發展”的新工科教育模式,凝煉形成了新工科教育的“重大經驗”,成為全國新工科教育亮點,今年公布的四年一度的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中,重慶大學與兄弟院校聯合申報的成果“新工科教育”獲特等獎。
來源:華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