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來,重慶大學先后派出11批66名志愿者赴綠春送教下鄉。學校供圖
12月25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教委獲悉,教育部發展規劃司日前公布了第八屆教育部直屬高校精準幫扶典型項目推選結果,重慶大學和西南大學共有5項參加的案例入選。
▲西南大學黃連研究專家團隊在石柱種植基地察看黃連發展情況。學校供圖
重慶大學入選的3個案例分別為《“聆聽綠春”——聲景數字化助力民族地區文化振興》《“1+2+4”——探索鄉村振興實踐育人新模式》《聯盟協同——積極搭建“組團式”幫扶新平臺》。西南大學入選的案例為《科技賦能、文化添翼,助力石柱“苦黃連”種出“甜生活”》,以及該校與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大學等九所高校聯合申報的《探索區域組團幫扶新模式,助推消費幫扶再上新臺階》項目。
▲重慶大學成立哈尼聲景團隊,就云南綠春縣哈尼古歌保護、傳承與創作等展開深入研究。學校供圖
據悉,自2019年起,重慶大學成立哈尼聲景團隊,依托定點幫扶工作,結合聲景學理論,就云南綠春縣哈尼古歌保護、傳承與創作等展開深入研究,探索出一條以民族文化、自然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為聚焦點的文旅發展道路。此外,近年來,重慶大學堅持將實踐育人融入鄉村振興工作中,逐漸探索形成“1+2+4”鄉村振興實踐育人新模式,并先后參加“高校消費幫扶聯盟”“高校城鄉規劃幫扶聯盟”“高校健康幫扶聯盟”“G10定點幫扶協作組”等幫扶團體,推進“組團式”幫扶,助力幫扶地全面振興。
▲西南大學黃連研究專家李學剛(中)正在察看黃連生長情況。學校供圖
西南大學《科技賦能、文化添翼,助力石柱“苦黃連”種出“甜生活”》精準幫扶典型項目,源于該校近20年在石柱開展的從黃連產業規劃、種植技術、產品研發到文化培育的全程全產業鏈幫扶實踐。
據悉,教育部將對入選的典型項目所在高校予以一定經費支持,專項用于項目深化拓展和示范推廣。
來源:重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