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由重慶大學圖書館聯合黨委宣傳部(校史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重慶大學)主辦的重慶大學首屆本科生記憶《同聲相應》主題展覽在A區主教主樓一樓大廳開展。
本次展覽旨在通過講述重慶大學首屆本科生的培養體系建設、大學運行管理機制的構建、師生在重慶高等教育起步過程中的實際貢獻等史實,研究作為重慶市(重慶大學)的首屆本科畢業生,在重慶高等教育發展過程中,如何全新構建現代高等教育體系,如何通過育人來“振導社會”的第一批次成果,并盡可能追蹤畢業之后的實際貢獻。
展覽共分為七章,從“西南風聲”“建章立制”“理科發軔”“工學源起”“文學淵源”“本科伊始”“百年回望”幾個版塊來講述了重慶大學早期培養的學生在學校的教育情況,以及在國家民族歷史進程中的奉獻,展示重慶大學育人的行為及成果。
重慶大學首屆本科畢業生總計41位,其中理學院13位,數理系6位,化學系7位;工學院28位,機械系13位,應用化學系5位,采冶系10位。首屆本科畢業生均為理工學科,在建設現代化中國的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重慶自來水公司、四川地質局、天府煤礦、云南東川銅礦、云南省地質勘查局等單位中都有重慶大學首屆本科生奮斗的身影,他們用自己所學為建設新中國奉獻終身。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重慶大學首屆本科生們從不同地方相聚至此,年輕的他們因為志趣相投而互相響應,結下了深厚的同窗之情。畢業后,他們中的數位,在長達數十年的時間里保持緊密聯系,互幫互助,用畢生的友誼踐行了當年畢業時師長們“同聲相應”的期許與祝福。
本次展覽邀請了重慶大學首屆本科畢業生的家屬到現場觀展,理學院數理系劉之郕、李樹均及工學院采冶系鄭傳壽、許肇驊四位的親屬從昆明、深圳、成都等地奔赴重慶大學,齊聚本次展覽,在看到有關家人詳實的史實后,激動的心情溢于言表。
此次展覽內容超過60%為首發內容,通過豐富的圖文資料和珍貴的歷史記憶,全面展現重慶大學在高等教育史上的卓越成就,使參觀者深刻感受到重大的歷史底蘊與時代擔當。在重大精神的激勵下,重慶大學也將以創新為帆,創造更加輝煌的學術成就;以奮進為筆,創造更加輝煌的教育成就。
首屆本科生的順利畢業,表明重慶大學在1936年就已經具備一座現代高等學府應有的條件,在教育體制、師資、招生、學科建設、教務管理、學術研究和辦學設施等方面都達到現代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建校95周年之際,重慶大學始終秉持建校先賢們建設“完備弘深之大學”的理念,為近百年的辦學打下了生機永暢的堅實基礎。百年重大在即,我們滿懷信心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