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記者從重慶大學舉行的首屆技術轉移大會上獲悉,在前期推出“權益讓渡”的基礎上,該校今年又推出“權益約定”模式,提高科研人員轉移轉化積極性,促進學校科技成果轉化。
▲重慶大學技術轉移大會現場。 記者 李志峰 攝
高校科技成果屬于職務發明,因為其所有權屬于單位,高校科研人員想要轉化成果,一方面要涉及一系列流程和手續,另一方面又存在國有資產流失的風險。所以,科研團隊對科技成果轉化的積極性不高,存有“不愿轉、不敢轉、不能轉”的顧慮。
重慶大學技術轉移研究院院長陳結介紹,2018年,重慶大學頒布實施《重慶大學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管理辦法》,2020年,該校對這一辦法進行了修訂。對于允許轉讓的科技成果,學校經評估并收取一定比例資源占用費后,將成果所有權讓渡給完成人或賦予完成人長期使用權,由完成人自主實施轉化,這便是“權益讓渡”。
相比較“權益讓渡”還需要向學校先交納資源占用費,此次重慶大學對該辦法進行了進一步的修訂,新推出的“權益約定”模式更加靈活。
陳結說,“權益約定”是指學校對科技成果進行評估后,通過協議約定獲得未來收益并支付給學校。也就是說,在這種模式下,學校的教師如有創業打算,也不用再先向學校交納資源占用費,可以等成功轉化后,再交納這筆費用。
同時,重慶大學將成果轉化列入職務評聘指標體系和績效核算指標體系,通過成果轉化可以獲評高級職稱,獲得卓越績效,以進一步激發了學校科研人員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積極性。
據悉,截至9月,重慶大學今年已經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合同金額1.15億元,預計到年底,該校科技成果轉化合同金額將達到2億元左右。下一步,該校還將通過重塑重慶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建設校友經濟產業園、升級環重慶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等措施,大力發展校友經濟、探索全新的校-企-政合作共贏模式,營造良好創業氛圍,聯動推進學校科技成果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