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12日晚,以弘揚科學家精神為主題的重慶大學原創話劇《何魯》在四川省廣安市市民廣場會議中心劇場連演兩場。該劇以我國著名數學家、教育家、書法家,重慶大學第五任校長何魯為原型編排,此次首次走出重慶,來到何魯的故鄉演出,來觀看的廣安市中小學師生、干部和群眾代表深深為之打動。
何魯,字奎垣,筆名云查,1894年出生在四川廣安城南何家山(今廣安市廣安區廣福街道辦事處)。1912年,留學法國里昂大學。1919年,何魯回國,先后就職于國立東南大學、上海中法通惠工商學校、大同大學、第四中山大學、云南大學、重慶大學等學校,任教授、教務長、校長等職務。1973年9月13日,何魯在書房伏案工作,突然心肌梗塞發作,手中緊握的筆尚未放下,便倒在了書桌旁,走完了人生旅途,時年79歲。
話劇《何魯》采用時空重疊的表現手法,講述了大先生何魯探索數學強基之路、踐行科教報國之心的一生。在兩個小時的演出中,重慶大學學生藝術團縉云話劇隊的師生演員們,用心用情,將何魯負笈法蘭西、拓荒高等數學、躬身編教材、創校興學、創辦中國數學會等人生經歷展現得淋漓盡致。
▲12月12日,四川省廣安市市民廣場會議中心劇場,現場正演繹重慶大學原創話劇《何魯》。記者 鄭宇 攝
“這部劇還原度很高,我之前聽父親講起過的關于何爺爺的故事,在演出中都刻畫得特別生動。”何魯的孫媳婦吳柳和廣安何家后代何翼楊專程從成都趕來觀看這場演出。吳柳表示,爺爺何魯身上展現的家國情懷、嚴謹治學態度、對家人關愛,深深感動和激勵了后輩們。作為晚輩,將繼續秉承何魯的遺志,弘揚他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
▲12月12日,四川省廣安市市民廣場會議中心劇場,現場正演繹重慶大學原創話劇《何魯》。記者 鄭宇 攝
演出結束后,在劇中飾演青年何魯的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2021級本科生張德運表示,何魯老校長的事跡彰顯了老一輩科學家赤誠報國、甘于奉獻的高尚情操,新時代青年學子不僅要講好科學家的故事,更要以實際行動踐行家國情懷。
▲12月12日,四川省廣安市市民廣場會議中心劇場,觀眾正觀看重慶大學原創話劇《何魯》。記者 鄭宇 攝
重慶大學副校長饒勁松介紹,該劇自2022年首演以來,已公演11場,觀看累計逾4萬人次。此次巡演至何魯先生的故鄉廣安,旨在弘揚以愛國主義為底色的科學家精神,進一步推動重慶大學與廣安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探索地方與高校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發展之路。
▲12月12日,四川省廣安市市民廣場會議中心劇場,重慶大學原創話劇《何魯》的演出人員與觀眾們見面。記者 鄭宇 攝
據悉,此次演出是話劇《何魯》在入選中國科協“科學家故事舞臺劇推廣行動”重點推介劇目、教育部2024年度高校原創文化精品項目后的又一次重要亮相,也是該劇首次走出重慶。
該劇導演王宏亮表示,此次在廣安的演出不僅讓《何魯》這部劇在劇情、表演、舞美等方面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還積累了校外演出經驗,擴大了社會影響。
本次巡演活動由廣安市政府、重慶大學攜手舉辦。